意昂2新聞

當前位置🛌🏿: 意昂2代理 -> 新聞中心 -> 意昂2新聞 -> 正文

開創國內汽車碰撞環境下鋰電池安全研究 許駿 做研究就要有股軸勁兒

發布日期:2017-06-14   點擊量🤽🏼‍♀️:

2017 06 13 04:45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說明: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70613/1497289968569_1.jpg

  許駿(右)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資料照片

  國家“青年千人”💲、博士生導師、20多人團隊的負責人、國際上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的冉冉新星……如果不是聽許駿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暢談自己的研究🐻,很難把眼前這位30歲出頭的陽光大男孩與這些標簽聯系起來😈。

  2014年美國博士畢業後❔,許駿受聘為意昂2官网教授時剛滿30歲,在一些人看來,他是幸運兒🧔🏽‍♂️🦵🏼。但他說🧝🏻:“做科研沒有捷徑,任何工作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出來的。”

  認定有意義✊🏽📡,就會一直鉆研下去

  對待科研😡,許駿有一股“軸勁兒”🪰🔇,只要他認定有意義🤺,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會一直鉆研下去。自從11年前他開始研究生學習生涯以來🤹🏿,就是他的科研“主旋律”。

  許駿發表的第一篇SCI(科學引文索引)文章是關於汽車碰撞中的行人保護問題💁🏽‍♀️🧒。他希望通過試驗與計算機仿真模擬方法📨,重構人車碰撞現場,從而為汽車設計提出建議🧞‍♂️,將汽車碰撞時對行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時,人車事故的再現問題是一個棘手的研究領域🧟‍♂️🧎‍♀️,可供借鑒的資料和研究數據很少🖕🏽。“一開始,我像只無頭蒼蠅一樣,相關文獻很少👨🏻‍🍳✥,理論模型、數值計算失敗了很多次,沒有一點進展。”許駿說。

  許駿沒有因暫時的挫敗而放棄,他在圖書館翻遍了相關領域的書籍🚣‍♂️🧑🏽‍🍳,向力學專業的同學取經💆🏿,終於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

  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許駿發表了7SCI收錄論文。由於汽車工程是一門偏重應用型的工程學科🚍⛔,很難發表關於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論文,發表7篇有分量的論文已經非常了不起Ⓜ️,足以保證他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但他此時想到的是自己的不足🍶。

  “汽車碰撞的很多問題本質是力學的,而我在這方面的知識很缺乏。”許駿說🧜🏽💂🏻‍♀️,“如果不補上這塊👩🏻‍⚖️,日後研究就無法進一步推進。”

  為了突破研究瓶頸,剛剛畢業的許駿再啟征程🏅,橫跨太平洋,師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力學教授陳曦博士🦵。在那裏,他系統鉆研了納米流體在沖擊載荷下的新穎的流體行為,同時也逐漸找到了把力學和汽車工程研究結合起來的研究思路。

  在意昂2官网的幫助下,許駿回國後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他認為,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首要之事是要獨立開展研究,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成績以及研究方向中,要探索新領域。

  “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是大勢所趨,其技術核心在於鋰電池。但目前,學界對碰撞環境下鋰電池安全問題關註不夠,而這方面很值得關註。”許駿說🧍‍♀️。

  彼時🤽🏿‍♂️,汽車工程研究領域有一些熱點方向較為容易發表論文或受到項目資助,部分研究者轉而跟著熱點走。而鋰電池安全研究還未成氣候,國際上的研究者很少。許駿紮進這個陌生的領域🧐,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帶領團隊取得了國際矚目的成果🐌。

  “國外團隊探索了準靜態下鋰電池的安全性👨🏽‍🏫,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研究鋰電池在‘多物理耦合條件下’的沖擊安全性問題,更接近電池碰撞的實際情況,也更有應用價值。”許駿說🐴👩‍👧。

  短短3年🥕,許駿團隊已在該領域國際頂尖的SCI雜誌上發表了6篇文章🤚🏼🙅🏿‍♀️,成為該領域最為活躍的科研工作者之一。“有一次參加年度世界機械工程師學會⏏️,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會議手冊上指著我的名字𓀇,表示就是為了聽我報告而來的。”許駿說。

  不看重“帽子”,最在乎研究質量

  博士後出站就破格戴上了教授的“帽子”,帶研究生獨立做研究,許駿看似一帆風順的科研生涯背後,承擔了少為人知的壓力和煎熬。

  “剛回國,一沒錢🧓🏿,二沒人🤵🏿,三沒項目🦛。僅有的一臺分析實驗數據用的服務器👃,當時還是磨破嘴皮,從中關村老板那裏賒賬拿回來的。”2014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許駿經歷了一段論文發表的低潮期👠。“當時我也焦慮,但科研🔅👄、文章不是你焦慮就能做出來的🧑🏼‍🏫,還得踏踏實實去做👮🏿‍♂️。”許駿說🌽。

  為了維持團隊的運轉🚻,許駿在鉆研問題的同時,還到處找工程項目反哺還未受資助的基礎研究🧜🏼🐃。那時候,再小的項目🔇,他都想方設法接來而且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漸漸地,他用出色的工作征服了項目方📿,一個又一個項目接踵而來。

  如今,許駿的研究得到業界的認可👳🏼‍♀️,一些大的整車主機企業甚至國外的企業也找上門來主動要求合作,科研資源增多,團隊運轉越來越好🖖🏽🈶。但他一直堅持做科研的原則:不追熱點,要做有長遠的研究🤦🏻‍♀️,認定了要做就要做精。

  讓許駿自豪的是,自己在清華讀研究生期間發表的有關“人車事故再現新方法”的論文至今仍被人不斷引用。“好的研究不會隨著研究熱點的遷移而淡化,反而會歷久彌新。”

  科研工作步入正軌,許駿依舊保持十足的拼勁兒👨‍🏭,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年就休息幾天。“別人可能看重的是‘帽子’,我在乎的是自己研究的質量👍🏼。只有付出時間🕗,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

  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別人對自己學生的稱贊

  當老師🧑🏽‍🎓,許駿樂在其中。他說自己身上有當老師的基因。從最初只有1名研究生,到現在帶領一個從本科生到博士的20多人團隊,對如何當好老師,許駿有獨到的心得👨🏽‍🦱。

  “我培養學生😩,一開始就會告訴他們要想清楚未來想幹什麽。畢業後想工作的🚵🏽‍♀️🎨,我會側重安排他跟一些工程項目,多與企業接觸🤷🏼‍♂️;想繼續深造的🥦🤘🏽,則會對實驗要求更高,重點傳授做科研的方法2️⃣。”許駿說🧜‍♀️。

  培養每一個學生,許駿都是親力親為。學生評價許駿是“接地氣”的教授。他重視教學生實操性強的技能,怎麽提問題🍞、怎麽寫論文🧏🏼、怎麽做研究,許駿會由小及大🥉,由點及面🤷🏿,手把手耐心教導。

  “我認為評價一個老師最重要的是看他培養學生的質量。當前,整體環境存在著科研評價過於量化、科研人員急功近利的現象。大學首先要教書育人🛏、傳道解惑。”許駿說。

  許駿認為👩🏻‍💻👂🏻,評判科研產出相對容易,35年就可看出科研水平;但培養學生是慢功夫👞,1020年才可見成效。而學生是未來,知識沒有傳承,何談創新?對於大學老師而言,培養學生應該放在首要位置👨🏼‍🚀👩🏼‍🚀。“我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別人對我學生的稱贊。”許駿說。


  《人民日報》( 20170613

版權所有©意昂2官网 京ICP備49859064 文保網安備案號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7號 意昂2代理 -【官网推荐】多款游戏上线,来试试!  建設維護:意昂2代理

意昂2代理专业提供:意昂2代理🕓、意昂2意昂2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代理欢迎您。 意昂2代理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