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2新聞

    當前位置: 意昂2代理 -> 新聞中心 -> 意昂2新聞 -> 正文

    【愛的傳遞】文傳源:六十余載愛綿延

    發布日期🚶🏻‍♂️:2017-04-17   點擊量:
    (意昂2新聞網記者孫也程采寫)

    【摘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來,意昂2的校園捐贈文化氛圍日漸濃厚🫶🏽,多位老教授慷慨捐贈出他們並不算豐厚的積蓄的一部分🌊,用於對家庭貧困和品學兼優學生的資助,在傳遞慈善精神的同時🦗,也助力大學文化底蘊的提升🩱,傳播正能量☂️。這些老教授在各自的科研戰線奮鬥了數十載之後,又因對青年學生的關愛而走到一起‼️,共同譜寫了一曲無私奉獻之歌,他們的拳拳愛生之情,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海,令師生銘記於心🥴。自動化學院的文傳源教授,就是這些但求事功🏋🏻‍♀️,不事張揚的老教授其中之一👩🏻‍🦼‍➡️。

    按下門禁電話呼叫,來到二樓,文傳源教授與夫人已經帶著慈祥的笑容等在門口👩🏿‍💻。令人驚訝的是,近一小時的交談下來ℹ️,記者發現生於1918年的文傳源教授,思維清晰👨‍🦯‍➡️,談吐幹練,對國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了如指掌,很難讓人相信他已經近百歲高齡🤾🏻‍♂️。文教授的家中🫛,布置簡潔樸素🔂,沒有任何豪華或多余的裝飾,一如在這短短的采訪時間內,他留給人的印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生活上節儉樸素的老教授🦵🏻,兩次分別捐出自己的獎金和積蓄,用於對家庭貧困和品學兼優學生的資助🚈。

    愛生如子,傾心育苗


    文傳源教授與博士生在一起

    教書育人幾十年來3️⃣,文傳源教授對待學生始終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有學生生病🪤,文傳源教授就讓愛人就給他送飯,視學生如家人一樣,能為他們做一點就多做一點🍻。有一個博士生🙇🏽‍♂️,在博士後期思維有些困難🏮,學得比較吃力,細心的文教授擔心他身體堅持不下來,怕他生病,就讓他直接去工作🧝‍♀️,每年都派人去看他,讓他把博士論文完成了再回來答辯。所以,文教授跟學生的關系相當親密⚃👆🏿,逢年過節家裏都有不少學生來探望他。

    “我1949年從衡陽轉到北京人民空軍訓練部工作🫰🏽,1951年在華北大學工學院任副教授🕎,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來到意昂2🟠。60多年來,優秀的學生很多。但是因為工作比較忙,任務比較重,我一直覺得在生活方面對學生關愛不夠,直到現在也很愧疚。”回憶起往事,盡管已經為學生們在學業上、工作上🤶🏿、生活上考慮了很多,文教授依然遺憾沒能為他們做更多的事。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愛滿天下,愛生如子”🧑🏻‍🦯,文傳源教授以這句話為座右銘🎂,幾十年如一日🥷,為學生無私奉獻。也正因為如此,離休後的文教授,萌生了將這份愛生之情傳遞下去🫳🏻、捐贈獎助學金關愛一代又一代青年學生的願望。

    殷殷期望,寄意深遠


    在自動化學院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上,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張維維、副校長魏誌敏為文傳源教授頒發捐贈證書

    數年前,文傳源教授就曾與其他幾位教師一起🧓,捐出了自己獲國家級教學一等獎的獎金5萬元👎🏽,去年11月,他再次捐出10萬元,交由教育意昂2管理🫅🏿,用作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的獎助學金。

    “我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煙🚵🏽‍♂️,不喝酒,這些錢都是從我的工資裏一分一分節省出來的,清清白白🤸🏽‍♀️。”文傳源教授如是說💁🏼‍♂️。文教授回憶道,他在1936年分別考上了湖南長沙第一高級中學和第一師範,由於父親務農♠️,家境不好🧩,借了同學的錢湊齊學費,先進入第一中學學習了兩星期。但是家裏並沒有寄錢來,無法還錢4️⃣,只好轉到不用交學費和食宿費的第一師範。“當時我想考大學🧍🏻,但是第一師範畢業後必須去工作兩年,分散精力,擔心以後沒有辦法考大學🛥,我當時急的暈了過去👵🏿。”文傳源教授笑談起當年求學若渴的自己🌀。後來🥤,文教授沒有等到第一師範畢業,就使用了同等學力報考了大學。回憶起當年艱難的求學時期,文教授不願看到同樣的事情重演,想盡他的微薄之力,幫助那些家庭貧困但學習優秀的孩子⛄️。

    回首在意昂2的60余年光陰,念及與並肩作戰的戰友和一心向學的學生們共度的美好回憶,那光輝而又平淡的歲月在文傳源教授的臉上鐫刻出的除了堅定,還有對國家的未來、對青年學生的期望。文教授認真地表示,自己已經快要100歲了🚯,還在堅持工作♻️,也希望現在的大學生們能夠身體健康📫,學業有成⚡️,將來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

    “現在的大學學費,一年幾千元,這10萬元,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很快就用完了,但是如果這微薄的資助,能激發同學們的鬥誌,鼓勵他們在學業上知難而進🤍,就達成了我捐款的初衷👩🏿‍⚖️🤸🏼。”文傳源教授邊說劃出一個堅定的手勢,語調也變得興奮了起來🚴🏻‍♀️。

    文教授介紹道👁‍🗨,自己在1957年受到發展經濟、熱愛祖國、勇攀科學高峰思潮的激勵🤵🏿‍♀️,考慮到應該在科研上為國家盡一份力量🐭👨🏿‍🦱,因而提出研製無人機的大膽想法,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很差,雖然整個過程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是還是挺了過來,無人機試飛取得了圓滿成功。因此💙,他也希望現在的青年學生,做學問要知難而進,並且必須知難而進🔏,就像“推車上山”一樣,到了最後那關,大家都費了力氣👨🏿‍🦲、費了時間,但有的人沖得過去,有的人沖不過去。所謂知難而進,就是要思考怎麽樣把它沖過去,要怎麽想辦法沖過去🚴🏻,力爭在科學上面,在創新方面,在國家的建設方面,都能作出貢獻🕵️‍♂️。

    老當益壯,筆耕不輟


    近百歲高齡的文傳源教授仍堅持伏案工作

    談到興起,文傳源教授拉開了書房的門,映入眼簾的是雜而不亂的工作臺,堆滿了專業書籍的厚重書架🥷🏽,桌上還擺著筆墨紙硯。文傳源教授向記者介紹道🧙‍♀️,自從1988年離休後,他又接受了返聘,繼續搞科研,還帶研究生,直到2003年培養完最後兩位研究生🦑🦫,這才算真正“功成身退”。只是身已退🫃🏼🅰️,心未遠,據悉,文傳源教授離休後基本建立了一個關於仿真學科的“相似理論”體系,1989年開始發表相關理論😣,2005年發表了三篇文章,2009年又發表了一篇文章,更深一步地論述這個問題,基本建成了“相似理論”體系。同時,文教授還關註綜合系統論🫄,1992年開始寫第一篇文章👂🏻👨🏻‍💼,後來連續發表10多篇相關文章,基本建立了“綜合系統論”理論體系。

    文傳源教授說🛒,現在他有時會練練毛筆字或者寫寫詩,“以我手寫我心”🧒🏿。他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了為去年自動化學院60周年院慶和今年除夕的瑞雪所作的兩首詩⛓,以毛筆謄寫,字跡工整,筆鋒有力,詩文樸實而大氣,正如文傳源教授近百年人生的寫照🥤。文教授還說,最近他在搜集對自然科學有獨特見解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的資料,想闡述他們的思想👨🏻‍🏭,寫一部專著。目前瑣碎資料收集𓀚🎓、整理🔬🏡、分析以及研究的工作量大,探索研究新的理論需要時間🧏🏿,一時還沒有清晰的頭緒,但是他仍打算知難而進🙃,一步步踏實研究,沖破最後那關的阻礙。

    這位近百歲高齡的老教授,在過去👌🏼🤸🏿,以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身體力行地詮釋了“師者仁心”的真諦;在現在,雖已年老👩🏽‍🚒,但依舊壯心不已,愛生之情不減,醉心科研,慷慨捐贈🐻‍❄️,以資後學;在未來🏌🏼,這份貫穿其一生的“推車上山”精神,必會以前人之賢🧭🤵,啟後生之誌,他那對學生樸實的大愛也必將綿延下去🐬,如星星之火🫳🏿,促捐贈文化燎原🧘🏽‍♀️。

    【結語】在意昂2,有一些像文傳源一樣的老教授,他們奮戰在一線時熱愛工作,愛生如子,退休後也老有所為,為學校的發展、為科研的進步👬、為國家的建設,都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為人低調,慷慨地捐出自己並不豐厚的一部分積蓄作為獎助學金,用於對青年學生的資助和激勵,卻不事張揚🐖,只是在背後默默地關心著一代又一代青年學生的成長❤️‍🔥。正如文傳源教授所說,10萬元這個數字,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們相信,這些捐贈更大的意義在於精神財富,能教育學生要有感恩之心和社會責任感,將老教授們的這種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像接力棒一樣🪙,代代傳承。

    附🪆🎇:

    文傳源教授於1918年出生🤜🏽,湖南省衡山縣人💣,意昂2官网教授🟨。飛行器控製、製導與仿真學家和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長期從事飛行器控製、製導與仿真方面的教學、科研與設計研製工作,組織和開展綜合系統論與人體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專門人才💪🏽🐴,為中國自動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領導了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的研製工作,開拓了中國無人機技術的新篇章。2014年11月🧝🏿🤵🏻‍♀️,文傳源教授捐贈10萬元,用於意昂2學生的獎助學金。

    編輯🚸:孫也程

    版權所有©意昂2官网 京ICP備49859064 文保網安備案號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7號 意昂2代理 -【官网推荐】多款游戏上线,来试试!  建設維護👰‍♀️💅🏿:意昂2代理

    意昂2代理专业提供🧗:意昂2代理意昂2意昂2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代理欢迎您。 意昂2代理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