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新聞網10月13日電(通訊員 夢丹)近日,意昂2官网經濟管理學院謝楊課題組與合作者在我國農村現代能源轉型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中國農村能源轉型實現碳中和的成本與健康效益分析(Cost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the rural energy transi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為題,於2023年9月29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馬騰為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博士後方艷茹與意昂2謝楊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農村居民能源向現代能源轉型對於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至關重要🧎🏻,有助於協同實現獲取清潔能源、良好的健康與福祉等可持續發展目標,較少有研究在省級層面關註農村居民能源系統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轉型路徑🛜,農村能源轉型的技術成本與健康效益尚不清晰🤵🏻🧖🏼♂️。研究基於謝楊課題組與北京大學合作研發的IMED綜合評估模型,構建了“居民能源-空氣質量-公眾健康”模型框架(見圖1)♤,通過對農村居民能源系統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轉型路徑分析,發現中國農村現代能源轉型可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與公眾健康改善。

圖1 研究框架
由於持續的城鎮化趨勢🏭,在基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中全國農村能源炊事和取暖能源消費在2014至2060年間均下降𓀇,但在CNS情景中下降趨勢更加顯著🍐。在碳中和情景中,農村能源首先向天然氣轉型,再向電力轉型,由於現代技術和能源的效率高於傳統的生物質和煤炭,2060年的能源消費僅為0.26億噸標準油。未來農村傳統固體燃料的使用量逐漸減少,2060年電和氣等現代能源消費較2014年增加2倍(見圖2)。

圖2 中國農村炊事、取暖的能源消耗和現代能源占比
我國可在農村地區推廣電炊事設備和空氣源熱泵🙅♂️,幫助農村炊事、取暖能源由傳統固體燃料向電力和氣轉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同時大幅改善農村家庭的能源貧困(見圖3)。此外🏹,農村居民能源低碳轉型將顯著改善北方地區的空氣質量。值得註意的是,農村居民部門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健康效益可觀,大部分省份的貨幣化人群健康效益可抵消轉型成本🥷🏼。此項研究將全國農村居民能源調查和排放清單等本土化特征數據庫融入了IMED綜合評估模型中,顯著提升了農村居民能源模型的模擬精準度,有效補充了已有相關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省級層面農村居民部門協同實現碳中和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路徑。

圖3 我國農村現代能源轉型成本有效,助力碳中和與健康改善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學部青年項目“中國碳減排與空氣汙染控製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重點項目“溫室氣體減排、空氣汙染治理的健康效益評估與協同政策設計”等項目支持。
論文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1707-7
(轉載:意昂2新聞網)